丙烯酸丁酯(Butyl Acrylate)
CAS: 141-32-2
化學式: C7H12O2
丙烯酸丁酯 - 基本信息
CAS 141-32-2
EINECS 205-480-7
化學式 C7H12O2
分子量 128.162
InChI InChI=1/C7H12O2/c1-3-4-5-6(2)7(8)9/h2-5H2,1H3,(H,8,9)/p-1
熔點 -64℃
沸點 221.938°C at 760 mmHg
閃點 128.629°C
水溶性 1.4 g/L (20℃)
蒸汽壓 0.039mmHg at 25°C
物化性質 性狀 無色液體。
熔點 -64.6℃
沸點 146~148℃
相對密度 0.894
折射率 1.4174
閃點 39℃
溶解性 溶于乙醇、乙醚、丙酮等有機溶劑。幾乎不溶于水,20℃時在水中溶解度為0.14g/100ml。
產品用途 主要用于制合成樹脂、合成纖維、合成橡膠、塑料、涂料、膠粘劑等
R36/37/38 - 刺激眼睛、呼吸系統和皮膚。
R43 - 與皮膚接觸可能致敏。
安全術語 S9 - 保持容器置于良好通風處。
危險品運輸編號 UN 2348
上游原料 丙烯酸 正丁醇
下游產品 丙烯酸樹脂
丙烯酸丁酯 - 性質
無色液體。相對密度0. 894。熔點- 64.6℃。沸點146~148℃;69℃ (6.7kPa)。閃點(閉杯)39℃。折射率1. 4174。溶于乙醇、乙醚、丙酮等有機溶劑。幾乎不溶于水,20℃時在水中溶解度為0. 14g/lOOmL。
丙烯酸丁酯 - 制法
丙烯酸甲酯法 丙烯酸與正丁醇在硫酸催化下進行酯化,再經中和、水洗、脫醇、精餾得成品丙烯酸丁酯。丙烯酸則由丙烯氧化或丙烯腈水解得到(見丙烯酸甲酯生產方法)。
丙烯腈水解法 將丙烯腈與硫酸一起加熱到90℃,使丙烯腈水解成丙烯酰胺的硫酸鹽,硫酸鹽進一步酯化生成丙烯酸酯。近年有專利報道,以丙烯腈為原料,采用一步法生產,酯的收率可達95%。
β丙內酯法 以乙酸為原料,磷酸三乙酯為催化劑,在625~730℃下裂解生成乙烯酮,然后與無水甲醛在AICl3或BF3催化劑存在下進行氣相反應,生成β丙內酯。β丙內酯直接與丁醇及硫酸反而得丙烯酸丁酯。
丙烯酸丁酯 - 用途
高分子聚合物單體。主要用作纖維、橡膠、塑料、涂料、黏合劑、紡織助劑,也可用作皮革和紙張的處理劑。
丙烯酸丁酯 - 安全性
本品毒性與丙烯酸甲酯相近。大鼠經口LD50為3730mg/kg。對眼及皮膚有刺激。最高容許濃度為10-5。操作場所應空氣流通。操作人員要備戴防護裝具。 鍍鋅鐵桶包裝。貯存于陰涼、干燥、通風處。貯存與運輸前應加阻聚劑